发布时间:2021-08-30
我是一只蝉,一只从出生起,便从未见过光明的蝉。我生活在泥土中整整十三年,十三年的不见天日,能做的只是吸吮着树根中的汁液。
我蹑手蹑脚的转身,开始挖掘,一点一点的向外刨土。泥土十分坚硬,挖起来的难度大的惊人,可我却丝毫不觉得累。我的胸中有一团火焰在燃烧,它支持着我,给我以无限的动力。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我咬牙坚持着,向着大地进发,那里有太阳,有着千千万万的族人,或许还有个漂亮的蝉姑娘。
终于,我突破了最后一层土壤。
终于,我踏出了那个束缚了我整整十三年的牢笼。
你自由了,我这么告诉自己,你自由了。
我将旧壳踢落,一步一步继续向上攀爬,我的翅膀舒展开,变得硬朗。它多么的美,这世界上没有比它更美的东西。
我尝试着抖动,微风载着我向上飘了一点。我大喜过望,愈加的用力挥舞起来。
我会飞了。
这就是我的成长经历。
垂绥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
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从古至今,蝉一直被文人墨客用笔尖赋予了高尚的品格——在古人的眼中,蝉是一种神圣的灵物,有着很高的地位,寓意着纯洁、清高、通灵。蝉在古人的生活当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物品,被人们推崇着。从汉代开始,人们都以蝉的羽化来喻之重生。若是身上有蝉的佩饰,则表示其人清高、高洁。史记中有:“蝉蜕于污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。”蝉的一生虽然大多时间都在泥土中度过,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,只以树汁露水为食,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,所以用其来比喻人之清高、高洁的品德。
玉蝉:古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“一鸣惊人”
多彩的蝉
中国约有两千多种蝉,除去常见的蝉之外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蝉,如下图。
活动目的: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蝉,进一步调动孩子们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,激发孩子们自主探索大自然的欲望。
活动对象:8-13岁的孩子共计15人。
活动地点:龙岩市博物馆一楼文创空间及二楼《美丽家园》展厅
活动时间:9月4日
活动流程
一、8:40-9:00:签到;
二、9:00-10:00:昆虫课《蝉夏》,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,赢得奖品。
三、10:10-11:30:制作蝉的标本,参观二楼《美丽家园》展厅
报名方式
一、报名时间:
8月26日-9月4日
二、报名电话:
0597-3308901,0597-3308912
供稿:章 露
监制:吴锡超